无意中又翻开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目光留在了这一页:
在想,面对某个具体领域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我们的精力本身也是比较有限,认知也是局限,大多数时候都是后知后觉,很多时候还是很需要这么一个“健身教练”的角色的。
而现实是,一开始的我们,在过去的激烈竞争中可能失去对于自我的把握,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想法,老师也没有这个督促我们的义务,加之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上如书中描述的靠谱的教练。
所以,能持续督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也就是做自己的教练,自己做自己教练是否可行?
以邹老师的总结来看,担起教练的角色,需要的这几点还是可以满足的:
足够的理论知识:靠谱知识的沉淀,这里可以是领域公认的经典书籍、可以是设计良好的在线课程。判定知识的好坏,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信息的比较,有经验的人的建议等的参考。
训练的计划和练习的方法:这里更多的是自发的折腾,与现实的联系,还有选择的学习路径中设定的练习,前人的经验等等。
随时指出进步和不足:这里有点弱,需要发挥主动与他人的交流,在互相的观点碰撞中达成某种共识,从中也 学会提问 。
有相似基础的队友:这个有点难度,不过在互联网上还是蛮容易聚集的,特别是在线社区。如果有技术氛围浓厚的线下活动空间(比如说工作室、类似 GZLUG 这样定期的技术沙龙)就更好了。
大概关键还是主动地不断地阅读和实践、多与周围的同学朋友交流、多出去走走感受生活和自然,在大量信息在脑海的碰撞中去构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把握。
再次想起了胡适写的《读书》,还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