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神奇的工具:
TiddlyWiki — a non-linear personal web notebook
现有的 Wiki 该有的知识点整理的功能它都有,而且整个程序包括数据都只是一个 HTML 文件,依托浏览器实现天然的跨平台功能,感觉是一个非常适合文字和代码的笔记工具。
具体可以参考这篇博文: 使用 TiddlyWiki 打造轻便个人 Wiki 知识库 - 钉子の次元
更多链接:
真·发现新大陆 😀
想到,用 TiddlyWiki 的话,小文件全部编码到这个文件里面,文档则通过外链整理,然后媒体相关文件、文档等全部交给 对象存储。
整个知识库发展下来实际上最多几MB,就能满足绝大多数的知识整理场景。
0x0001 搞了个 Docker 镜像,在自己的服务器部署了一个持续保存的服务。
https://github.com/zgq354/tiddlywiki-docker
先看下有什么痛点(目前自动备份是个问题),再找时间做进一步的折腾。
应接不暇,要搞的事情太多!
Bintou 对,感觉还是挺折腾的,但很轻量,惊讶的是有15年历史了。
这种组织模式也有点 Unix 哲学的味道。
模仿钉子同学的 Dimpurr's Knowledge Base,自己做了一个“GQ's Knowledge Base”,尝试了几天(看帖子记录是3天),感觉良好。
支持 Markdown 语法,每个知识点都形成了可以互相联结的小卡片,UI 上知识点的展现都集中于一个区域,跳转的体验十分流畅。
今天撞了一个小坑,没有留意到“时间戳开关”的功能,然后编辑的时候把时间打乱了,看起来好像都是今天写的哈哈!
0x0001
0x0001 能说说”时间戳开关“的功能在哪吗?翻wiki半天没找到😥
FSpark 在 “工具” 选项卡里面有,勾选上就可以了
0x0001 😂原来在这里,谢谢!另外这个论坛氛围不错😉,也在这分享一下前段时间部署TiddlyWiki的心得吧:TiddlyWiki 折腾记录——云端部署
FSpark 超级棒!!!多多分享!
学习了!
© 2018-2023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