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感觉自己越来越玄了......

事情还要从最近的失眠说起,最近不知道是数学看多了还是怎样,晚上睡觉时会想一大堆东西(想的和数学无关的东西,噗),从失眠想到失眠了第二天有水贴的冲动,再到想起最近论坛里讲学习之道的帖子被洛阳铲铲出来了,到想起之前果壳论坛里有个学习之道的小组(现在没了,果壳小组功能已下架...),到想起姬十三推荐的The Art of Learning(学习之道)(因为在站长发过贴后才知道有两本《学习之道》,下文就用原名The Art of Learning吧),到...(打断!)

正文

先说下The Art of Learning这本书,其实更像是作者Josh Waitzkin的一部自传,所以网上会有一些像”这TM不就是讲故事吗?“、”这B什么都没有教啊!“之类的评论(当然赞的还是占多数啦)。

直到这几天我看到了心流理论这东西后才发现,虽然作者可能不知道这东西(也有可能他说了我没留意或忘了,毕竟都是几年前看的了- -),但其实书中大部分是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讲述如何进入/保持心流状态的

这里就不说书了,心流(Flow)在Wikipedia里的解析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也就是专注一件事的状态。这里说的是一件事即不包含同时做多件事的情况,因为人脑毕竟是不能像电脑那样多核多线程运行的,同时做多件事的话其实就是在这几件事之间来回切换(不断地上下文切换- -),而在一件事切换到另一件事是要话时间适应的(几分钟半小时不等,吧),同时做多件事也就不可能做到专注了。(这段没考证

Wiki上还说心流的机制是”任意给定时刻,每个人能注意的信息是有限的“,虽然我也不太懂在说什么- -大概意思是人处理信息有限,所以在处理的信息量很大时就可以专注???

如果说要怎么进入Flow的话怕是个玄学问题了,拿自己的例子来说的话,除去无意识的情况下,有可能是进入了Flow的情况大多是打游戏时 |==O)) ̄0 ̄")o| ... ...

另外The Art of Learning里提到了通过冥想(Meditation)可以让人练习如何保持专注(主动那种),作者本人甚至还能在割草机附近也能专注做事,dalao dalao ...

冥想大概就是像盘腿坐着,身体放松,吸气呼气,然后想到什么事都默念一句"That‘s not important!!!"然后抛到一边这样吧(瞎说的,不误人子弟,逃)。有兴趣的话还是看下专业的是怎么做的吧,比如Y0uTu【河蟹】b3r
jbittersweet的初心者教程
,虽然jbittersweet在她的频道上讲了很多超自然现象,比如Third eye之类的...,不过她的Meditation还是讲得挺好的。

(也不是说超自然就不好的嘛,万一以后哪天Third eye被证明是存在的呢,逃)

PS:Meditation对提高专注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不过好像对解决失眠问题是挺有用的。

果壳关闭了小组功能是真的可惜,不过在这几年拼流量得年代论坛搞不了收入也不好混了,0xffff应该不会关吧?_(:з」∠)_ (站长撑不住就发donate吧 hhhh)

PPS:瞎写有点乱,就发在水一方了,逃

    在写帖子、写博文、写代码、特别是在做极限操作的时候也经常会进入类似的心流状态,甚至炒菜、洗碗、在户外骑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大概可以归结为一种 ”沉浸其中,真正地关注当下所作的这件事“ 的状态。

    关于我自己和“心流”的状态的关系,大概可以追溯到高中的时候,记得我们班主任有说过,自习的时候不要听音乐,不然会分心,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面也遇到了类似的片段,大意是主人公的摩托车一般是自己维修保养的,送修时候发现修车的小伙修理的时候的动作粗鲁,一来二去地送修,还是找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作者思考其中的原因,想到修车的小伙其实是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工作的,他们参与了这一份工作,但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自然也难以感知到这个任务的各种细节。

    游戏的设计上会考虑这一层面的因素,玩家自然地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进入心流大概也很自然。

    关于冥想这种方法,普遍上来说是叫 “正念练习” 。展开地说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只观察当下自己的感受,不去做任何的评价,从思考中解放出来,保持一段时间。最初这样的状态其实很难保持太久,大概几分钟。目前我还在尝试之中,暂时还没什么成果和心得(有的话可以写一写)。

    (但最近发现洗澡的时候会进入类似的冥想状态,然后神清气爽,不知不觉冒出许多新的灵感,似乎也和《学习之道》里面提到的”发散模式“也有点类似哈哈哈!

      Tover 0xffff应该不会关吧?

      目前投入的主要还是硬件成本和个人的时间成本。云时代建站的硬件成本不高,目前还可以接受(现在站点都跑在腾讯云的学生优惠买的机器上面,毕业了没有优惠券续费,估计压力会大一些)。时间成本方面,代码主要来自开源社区,靠爱发电倒还 OK,但估计是个不稳定因素(想到我最近暂时没太大的心思去折腾 PHP)。总的来说处在一个倒贴钱维护的状态。

      也许可以搞个 爱发电 或者 Patreon,能平衡一下付出也蛮好的,有余的话还能发点福利,或者支援线下的活动(主要还是懒哈哈哈 _(:з)∠)_,想起了这个 帖子 提到的花费方面的梳理鸽了两年。

      经济因素倒是小事,更担心的是监管的压力,本站其实也是在一种曲线救国的状态下工作的(比如说服务器放在香港,经过一番优化才达到了境内服务器相当的页面载入速度),个人的力量其实完全支撑不起官方对于支持 UGC 的站点的各种硬性要求。目前的形势下,对于官方来说,不过问其实就是最好的支持。大家好好珍惜,安心讨论的话,保持长久自然是 OK 的。

      最终的动力还是来源于各位,如果因为本站的存在,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能有更多人继续安心学习讨论、沉淀技术、分享作品,那站长也会尽力持续维护下去。

      果然玄学了!嗯,冥想,噗~其实挺好的!

      Woo
      那就…不要学习就好了呀,游戏不香吗?hhhh( ✖

      其实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应该会容易集中精力一点,还有网课的话能找到个满口段子(意思是讲得也好啦)的老师效果也不会差🤔

      0x0001 自习的时候不要听音乐,不然会分心

      关于听歌这点的话我还是有部分不同的观点啦😅

      有时候听歌的话反而会更容易集中精神(我),比如在家里父母走来走去或者楼上装修时…,只要歌选的对(特别不要中文或者听的懂的语言的歌或特别吵的),音量不特别大就OK了

      不过也要看情况,在大脑输出时(比如做题,打码)听歌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输入(比如看书)时就反而干扰了(应该也是看人的吧,逃)

      还有听自己熟悉的听过很多次的歌效果也优于从来没听过的(enmm无考证

      PS: 听音乐干活=洗脑+抖腿=毫无帮助?很可能是你没选对曲目

        Tover 爱了爱了!模拟人生的 BGM 听起来蛮有意思

        Woo 想起了今天读的这篇文 我们如何获取信息,组织知识

        里面有提到一个观点,按用途把大脑划分为两部分,摘抄一下:

        今天我们作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仅仅靠脑子显然不够应付这么复杂的局面。根据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 · 卡尼曼的研究,大脑分为系统 1(直觉脑) 和系统 2(逻辑脑),许多逻辑运算都是基于系统 2 来的,但是系统 2 非常消耗能量,你必须把许多数据从大脑中挪出来(大脑一般能记录 5±2 的工作记忆),所以我们需要把事情「从脑海中」剥离出来,在我们回忆的时候能更好地检索,继而让我们做出更好地决策,而不是在海量信息来的时候,凭着「感觉做事情」。

        不那么直觉的部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能量,所以关键还是吃好睡好呀(「・ω・)「,保持运动,让大脑充分地代谢。

        • Woo 觉得很赞

        © 2018-2025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