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不理解了。。。。
重新高考?图的是什么?
如果你要干程序员这一行,网上有太多的资源,太多的在线课程,比国内211本科的教育好一百倍。
重新高考,就算考上了,然后再去国内的(最多也只是二本)的学校再读四年???
我真的太不理解了!
我太不理解了。。。。
重新高考?图的是什么?
如果你要干程序员这一行,网上有太多的资源,太多的在线课程,比国内211本科的教育好一百倍。
重新高考,就算考上了,然后再去国内的(最多也只是二本)的学校再读四年???
我真的太不理解了!
我可以理解本科学历带来的加成,但是如果说你需要重新去高考,并且再在一个很普通的学校读四年就为了拿一个本科文凭,我觉得实在太不值了。
人的青春有几个十年,应该一直往上走,怎么会选择原地转圈呢。同等学力考研是你最好的选择,其次是专升本考研。
再来一次高考,就算给你考到 985 又怎样呢,毕业时间和年龄摆在那,假设你毕业后还是做程序员,我一定会问:这些年你在技术上有哪些深入耕耘的领域,能让我们考虑一个 30 岁本科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候选人。
这个行业就是赛博搬砖,是吃青春饭的,老了要么继续干到干不动,要么靠工作这些年的经验混点地位不至于活得太朴素。本质还是低级生产劳动力,别被表面的学历迷惑了,能升本就好好上,它能帮你洗掉专科的黑历史就够了,最终还是靠自己。
LOV2 学历崇拜和学历自卑
学历和招聘门槛其实都还好,可能你未来会经历一些祛魅时刻,发现其实背后大家干的事差不多,只是圈子和心态的差异。真正的玩家圈子其实很小,就像我们最近入职的同事中,很多都来自于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基本都在走内推,而非单纯被批发。
关键在于怎么把自己的内核、品牌和影响力构建起来,学历标签更多是为了这个服务的。学历短板情况下,用些其他方式去补齐也是一种策略,无非是通识技能与专业方向积累的差异,当你都具备了,再取得相当的认可并不是一件难事。就像 Wiki 写的这个 应对现实缺位的策略。
另外,从招人的角度来说,学历不足但自己梭哈、摆脱偏见,而非长期停留,某个视角来看也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背后代表的是候选人克服困难,持续突破的能力。
那你怎么当时考个大专 --- 答:家里不允许复读,说民办大专专业更强,现在有一点小奖,家里比之前高中的时候更接受了;与家人交流后表示让我多了解了解后决定
这个回答先入为主的只考虑了「复读」,实际并未回答「那你怎么当时考个大专」这个问题。
第一次考的不好,可能有别的因素影响,但跟你自身肯定是有关系的,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家里不允许复读」。
LOV2 也有想去参加25年的高考,不过就算考上了,[3(大专三年)+1(复读)+4(本科)]年的时间支出还是挺恐怖的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选项,现在立即回头高考我是绝对不推荐的,这真的相当邪道了,比这更离谱的我只见过年年 6 月份被各大媒体报道的「参加16次高考的唐尚珺承认走了弯路,放下执念或能走得更远」。
邪道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转的,先自我分析下,你有没有这个底气承受邪道通关失败的代价。
志向是进入阿里/字节/深信服这样体量的公司,但学历太拉了...
之前有转正机会的时候还想着攒钱润,但年初告知无转正机会,也就攒不到润的钱了;手里有的别的机会薪资都比较低...
这个我看得很懵,阿里深信服这种 PUA 公司,行业内常常都是被喷的对象,我一大学辍学生现在都有点瞧不起这俩公司...
如果说我觉得你的志向有点低了的话,接着你提到的「攒钱润」,看着又觉得有点超纲了,两相对比显得很奇怪。
你如果把志向换成「攒钱润」,把「进大厂」改成初期目标,这一整段描述我会觉得合理不少。
手里有的别的机会薪资都比较低...
对这个我的评价是,薪资不是一份工作的全部,企业门槛也不全都是那么高。
只要你不是有大厂执念,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大专学历不会成为拦住你的门槛,薪资往上涨涨匹配上行业水平真的不难。
眼光放长远点,别死盯着眼前这点蝇头小利不放。
而且我说实话,大厂也就那样,比大厂强得多的中小厂也一大把。
全行业里大厂员工占比才多少?没进大厂就是失败了吗?也该给大厂祛祛魅了。
有一点学历崇拜和学历自卑,以及企业的招聘门槛
你这个情况更应该赶紧进社会体验下了,什么名牌大学出身的菜鸡,海龟草包,见多了就习惯了...
另一方面现代互联网行业分工很细,绝大部分人实际只懂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出了自身专业的领域基本就抓瞎。
所以就算是有真才实学的清北硕博同事、前大厂员工,在我的专业领域照样得老老实实听我指挥。
再仔细想想,不管你是专科还是清北硕博,工作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每个人都对技术兴趣强烈,更多的人业余顶多花点时间学习下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其他时间老婆不要陪吗?孩子不要照顾吗?买的游戏不要打吗?户外运动不要时间吗?折腾啥电脑啊,枯燥无味。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就行了,瞎操心这啥劲。
总的来说,我觉得工作个几年,学历啥的就祛魅了,你现在崇拜学历,单纯是因为你一直在象牙塔里,从未从象牙塔之外仔细看过这个世界。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出来看看吧,学校的氛围还是太 PUA 阶级压制了,真实的社会反而更务实,谁管你什么学历,除非你是老板亲儿子,否则干不了活就滚蛋。
年初 1 月份也回过这帖子,没想到现在 6 月了问题还在不断展开,贴主还没找到方向。
贴主有疑惑选择各处寻求帮助,找人拉一把,这挺好的。
但纠结这个又纠结那个,就显得不很有主见。
我想说,真正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不单是在人生岔路口做出的一个个选择,更是你自己的信念。
要想「润出去」或者「进大厂」,那你的一切行为都该向这个看齐,使尽你的浑身解数达成这个目标。
你现在考虑的太多了,「进大厂」、「润出去」、「学历自卑」、「想工作是做密码学研究」、「从 2023 年 12 月 28 日开始学前端」、「手里有的别的机会薪资都比较低」、「重新高考」、「重新专升本」、「继续读被录取的学校」,等等...
这么多想要的在做的,我都没看明白主线在哪。
感觉你受网络上的各种流言蜚语影响太深了,人家说什么你就想要什么,结果就是啥都想要,手里能攥得住的也变得味同嚼蜡。
但你拥有的未必真的那么差劲,别人描绘的东西也未必真的那么美好。
心态调整一下,换个角度看,读个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或许也能挺舒服,手里有的别的工作机会虽然薪资差点,但或许也能给你全面成长的机会。
同样的环境,只因为观察的角度(或者说心理预期)不同,有的人甘之如饴,有的人却苦不堪言。
我这不是说套话,有亲身经历为证:
我建议你先明确下主线,比如说「赚大钱然后润出去」,那么:
以上仅举一例,你的主线目标如果是别的,也这么分析就好了,我的建议是明确目标,分析清楚后,就全力以赴,别瞻前顾后。
个人感觉,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悲观情绪。
我真心建议你放下手上的电脑手机,多出去接触下大自然,跟线下朋友多聚聚,找回下人生的美好。
什么技术、工作、学历、金钱,这些东西弄得再好,但如果你不享受这个过程,每天都活得无比煎熬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活得自由自在,每天都开开心心,那技术差点、钱赚得少点,又如何了呢?
松弛下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People who do great things don’t get a lot done every day. They get something done, rather than nothing. -- How to Do Great Work - Paul Graham
0x0001 基本都在走内推
这个确实,自身积累后有内推(人脉/运气) 确实会比海投好很多
ryan4yin 这个回答先入为主的只考虑了「复读」,实际并未回答「那你怎么当时考个大专」这个问题。
第一次考的不好,可能有别的因素影响,但跟你自身肯定是有关系的,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家里不允许复读」。
最近也在反思,确实跟我自身有很大关系,
习惯上:无法持续努力,喜欢把小事堆起来堆成无法解决的大事后放弃
习惯之外:记忆力比较糟糕,讲题(已经做了几遍的题)时会突然没有思路,不知道讲到了哪,需要几秒回忆一下
ryan4yin 底气承受邪道通关失败的代价
我思考了下,底气我也许有,但我更缺乏心态。
比如我今天看到之前两位一起打过比赛的队友是顶尖985的精英班,就会觉得很难受,觉得人与人的差距会如此之大。但也接受我的能力,不能眼高手低,心态更重要,在此之下持续进步就好了
ryan4yin 把「进大厂」改成初期目标,这一整段描述我会觉得合理不少。
"进大厂" 确实是初期目标,当时的提到的转正薪资已经很可观,薪资不是一份工作的全部,但能给润打下一些基础
ryan4yin 你这个情况更应该赶紧进社会体验下了,什么名牌大学出身的菜鸡,海龟草包,见多了就习惯了...
嗯,但可能是接触到人原因?接触过的名校er都很强。也许是因为比赛缘故,只关注了排名高的人,自然能力也强。
ryan4yin 感觉你受网络上的各种流言蜚语影响太深了,人家说什么你就想要什么,结果就是啥都想要,手里能攥得住的也变得味同嚼蜡。
这个确实
ryan4yin 我建议你先明确下主线
现在明确了,主线:正常读本科+学外语
ryan4yin 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悲观情绪。
这个确实
ryan4yin 什么技术、工作、学历、金钱,这些东西弄得再好,但如果你不享受这个过程,每天都活得无比煎熬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活得自由自在,每天都开开心心,那技术差点、钱赚得少点,又如何了呢?
确实,开心,心态这些很重要;想起来我已经比我几年前想象的过得要好,已经很满意了
© 2018-2025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