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开学上大三,在我自己的观念里这个时间段和大四准备毕业并没有区别,然而可惜的是我尚未明确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技术方向,希望大家给点意见。下面会贴上我从大一到现在的学习经历,可能有人会认出我,希望你们假装没有认出来。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刚入学的时候了解了本学院的保研政策和名额,经过半个小时的深思熟虑后果断放弃了卷绩点卷综测的路径,后期养成了我本人称之为80分主义的校内课程学习方针。
大一上懵懵懂懂地跟着院内课程学C++,学院经典谭浩强起手,一个学期都没讲到指针。本着CSer应该自学的原则把C++学到了异常处理,除此之外还学了点html和python的基础语法,还有markdown、latex之类比较杂的东西。那时候甚至都不会科学上网,属于是看到什么感觉有用就学一点。
由于学期中和好朋友组队报名了大创,寒假的时候开始学matlab,期间接触了ML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损失函数和正则化以及一些算法,尝试实现了一下简单的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然而那会连交叉熵损失是什么都不懂)。又由于下学期选了一门类似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课(h姓老师开办,懂得都懂),开始自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内容以及做leetcode,做题中学了STL的基本用法。另外不知道从哪里找了本C++primer plus电子版平时没事就翻两页,这个习惯坚持了挺久。
大一下认识了新朋友,开始看算法导论,由于对数学证明比较感兴趣所以啃得很艰难也很慢。此时我对算法竞赛还是有憧憬的,在洛谷,ZOJ还有POJ这些平台都做过不少题,leetcode周赛也有空打两把,后来认识到自己确实没有天赋和精力在算法这块硬啃,遂在学期末前放弃。不过由于这段经历,起码算法基础倒是扎实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事这学期接触了在当时的我看来相当之牛逼(现在也觉得牛逼)的语言--Rust,和之前看C++pp一样没事就学一点
大一暑假前受学长推荐开始看CSAPP和做CS0300的Lab。不过暑假期间心思都在ML/DL方面的学习上,一开始看的吴恩达(不得不说Wu的课程确实通俗易懂),后面经学长推荐换成了EECS498(其实和CS231n区别不大,后面觉得lecture讲得有点不够深就和李沐的DTDL一起看),因为python基础和pytorch这些框架用的很不熟练所以lab做得很慢
大二上报名了华为的一个AI比赛,可惜没拿奖。学期中意外加了一个项目组,在项目组老师(其实是校外工程师)的要求下开始学大模型相关的知识和langchain之类的工具,平时开组会摸鱼的时候把CNN,RNN之类的基础模型手搓了一遍。学院是大二才正式上数据结构,本着不听课总得做点事的原则,通过代码实现数据结构的方式把JAVA基础过了一遍。JAVA我当时追求速成,JAVAweb方面的课程就直接看黑马程序员了
大二寒假练车,学习时间被压缩,学习了OCaml函数式编程,敲了几个简单的深度学习项目,顺便拓宽了一点JAVAweb方面的技术栈,做了mit6.s081两个lab
大二下就出现不知道学什么的症状了,因为之前都是凭兴趣在学,现在考虑到未来从业方向的问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了,直接回到网课期间疯狂打游戏的状态,最多的时候一天能玩10个小时的P5R。好消息是通关之后电子阳痿了,正好继续学习经典课程mit6.s081。另外这一学期,学院开设了一门所有学生都不得不品鉴的课(同样来自h姓老师,懂得都懂),此课程占用了我非常多时间,非常非常多。为数不多的正向作用是让我熟练掌握了Qt的基本用法
目前我正在某软件公司实习,方向是JAVA后端(虽然从近期业务来看有点把我当全栈工程师使),除此之外还在准备着两个ai方向的比赛,个人短期规划是开学前开始系统性学习Rust和mit6.824分布式系统,但是我仍未明确我将来应该主攻哪些方向。我这两年从web开发到操作系统到深度学习都有学,但都学得不精的感觉使我愈发焦虑。我十分佩服同年级一位同学,他从入学开始就主攻JAVA后端这一方向,从这个方向出发他已经积累了异常丰富的技术栈和实习经历,在我看来已经不输很多大四应届生,我也时常想如果一开始就主攻一个方向,会不会心态会比现在健康
我很需要你们的建议,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你们

    大二能目标清晰地有所行动,已经很优秀了!重要的点无非基础、以及多尝试找找属于你的一个 scope,避免贪多。

    适当往积累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项目经历啥的去出发会更好。以及最好能尝试公开化表达你的思考,对于不同领域的技术、思维模型的理解,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外界多一些除了技术面试外,更多的展示你自己的维度。之前在 Wiki 又聊到一些

    心态上也没必要焦虑什么,就像胡适说的,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相比于追着潮流反复横跳,从兴趣出发,构建自己的体系,慢慢往社会需要去延伸,或许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其实还有一点是,大学就是用来低成本试错/找方向/开阔视野的,就我个人来说我也学的很杂,但可能自己开心了就好,焦虑是不必要的,特别只是大三?

      qazxcdswe123 正解,其实着急不来,不同时期内外部环境情况都很不一样,能抓住的也只有丰富完善自己,再一步步看缘分探索。

      不过到了快大四再到快毕业的话,最好也是可以在某些方面有积累到一定深度,这样选择上会灵活一些🤔

        0x0001 谢谢,其实我发现我焦虑的一个关键点是:我害怕在某一领域的积累会在某个时间段成为我的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我学习CS以来第一个深耕过的技术方向其实是python爬虫,但是我后面的学习和工作中几乎是再也没遇到过它的应用场景
        而我现在实习做的是JAVAweb,我也总是会担心如果我以后从事其他方向,那这段实习经历是否不论从个人成长还是丰富简历的角度来说,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我很不喜欢自己现在这种完全面向就业的学习观,但我确实受困于此

          其实我想问你体验了web后端、AI、OS这三个方向,加上你实习合作的上下游了解到的你没体验过的一些方向,你有想好自己之后去做哪个具体的方向吗,如果想清楚了这件事情是不是接下来要去做的事情就清晰了,也不会有沉没成本很高的问题?如果你是在scnu的话我觉得你已经领先很多很多人了,想清楚,走下去。在学校就把握时间多学点东西,总会有用上的时候的,别太担心。

            Elite 如果只是纯粹从兴趣出发,我心仪的方向有两个:nlp和rust后端
            但是这两个方向又有点一言难尽......且不说现在业界基本都在卷大模型,传统nlp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我项目组的校外工程师老师面试我的时候明确和我说过,学校档次低的话可能基本拿不到科研资源(语气很委婉,但就差明着告诉我做这个不现实)
            rust后端的话我积累尚不够深,还不太清楚业界的应用场景多不多,不过也许随着我慢慢学下去也许能够发现所谓既符合个人追求又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向吧

            6 天 后

            Badwoman 说起来有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有没有可能,它们多少都会有些相通之处?比如说从爬虫引申到 HTTP 协议再引申到浏览器 DOM 模型、Web 前端、自动化测试,乃至于 Flask 之类 API 接口的开发,在衍生到 Linux 再到云的那一整套... (当然这里只是随便举一些例子)

            1 个月 后

            有没有了解过ML System,算法和工程的交叉领域,只要机器学习还活着,这个领域在工业界就有立足之地。

            8 天 后

            结合我个人经历来看,其实我一早选好了方向,然后也找好了工作,签了三方,最后还是跑去做了一个完全没有想到过的方向(笑😄

            1 个月 后

            © 2018-2025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