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左右,不知什么时候“内卷”这个内涵丰富的词流行了起来。
我最开始知道它是若干年前,上高中的时候,当时在这本书中知道这个概念的,印象颇为深刻,根据残存的记忆是用这个词描述日本的经济情况(后来查询,据说这个词是日本人提出的,描述的是荷治爪哇的情况,也许记忆错误,没看原书)。
当时还知道了《大分流》 ,知道了过密化、没有发展的增长之类的概念。
结合现在的种种情况和人们的群体心理,我认为还是以接近原初的含义定义这个词比较好。
据说好的“美高生”(美国高中生,尤指为进入“名校”而辛勤的学生)的压力不必国内高三学生低,作息上一样起早贪黑。在我上高中时候,全年级印发《哈佛凌晨四点半》这个文章,班主任让大家阅读后进行“训话”,大吼:“你们看看哈佛的学生,当你不想努力时候想一想比你们天资更聪颖、资源更多的人在干什么?!”
后来我跟一个在美国念过高中的人交流时候谈到这个事情,还受到了讥讽,说美国学生压力和学习时间远远超过《哈佛凌晨四点半》的情况,暗示我很蠢,连谈论人家的权利都没有。后来有机会得到更真实的情况,结合我学习IT的一些经历,虽然不一定有权利谈论美国人,但有资格谈谈自己的体会。
竞争不一定是内卷,同时封闭环境、单一评价标准下的高度竞争大概率是内卷。
一个人为了更好的未来奋斗是很好的事情,如果ta在没有信息壁垒的情况下奋斗就更好了。如果所有美国高中生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做同样的练习题,只为了某个考试成绩,那我觉得也是内卷,因为这些人失去了黄金年华广泛接触世界、发现兴趣和机会的机会。
但如果某个高中生早早发掘了兴趣,基于这个方向为了综合素质提升而挑灯夜战,那我觉得不是内卷。在发展特长同时兼顾通性的考试也不是内卷。
把人的发展视作投资,边际效应是很明显的。同样的东西投入10分努力得到90%的成功,提到高99%虽然只提高了9%却要花比10分更多的努力,提高到99.9%可能需要花100分努力了。
高纳徳说过,过早的优化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内卷与过早优化很大程度重合:不考虑未来趋势变化,局限于非常狭小的视野而进行特异化的增长,这跟那本书里提到“浪费人力的文化”(如抬轿子)发展起来是很像的。
小学生做力扣题不是内卷,实际上有些题还正适合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所用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但思考方法比奥数还胜一筹。反而是思维固定化的成年人常常不能快速解答那些问题。
以第141题- 环形链表为例,答案大多强调双指针,这个题是跟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非常像,解答思路也像,而且还比奥数里的追及问题简单不少。「追击问题是我上小学时候流行的,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还做不做类似题目了」
编程、绘画、唱歌。。。这些都是人类正常也是比较高雅的活动,越早接触越好,但围绕单一标准走火入魔就不好了。
像这个讨论我觉得就有卷味儿了,看了之后有点害怕,现在IT工作面试需要人们把一个随心而出的练习题解剖到如此精细吗?
那个题目是单向链表,单向链表缺少双向链表的很多优点,类似情况是汉诺塔如果中间柱子不只是1个而是多个难度会下降。但死扣这一个细节,我觉得真是过度优化、得不偿失。汉诺塔这个问题火是因为当年美国一个数学杂志出有奖竞答选了这个题,后来认为发现它适合演示递归。
内卷的问题归根到底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人们相信只有特定和有限的资源且必须以同样方式争取,一个类似概念是“人上人”。
这个世界很大,万物霜天竞自由使它多姿多彩。
竞争是人的天性,生命/低熵体发展繁衍的基础就是竞争,同样重要的事竞争出水平、竞争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