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数学时候,老师对带着讲解每个符号,分析这类题为什么这么解释,以及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基本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时候,抽象程度和知识点骤然上升,但有很多教材可以选择,不缺循序渐进穿插背景介绍和应用案例的教程。
再往上,比如实分析入门时候,画风骤边。教程变成了只有定理、引理、证明、推论之类的东西,不再有“这个符号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证明”、“这个东西产生的的现实背景”、“与实际如何结合”之类的东西。
一翻开书就面临“这个符号什么意思”、“这个符号之前出现过吗”、“为什么要有这个定理”。。。之类的困惑,学习起来异常困难。
偶尔能碰到例外,但太少了。比如这个课程https://www.coursera.org/learn/complex-analysis 的作者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语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分析问题进行了介绍。
另一个问题是知识很难内化,我记得多年以前就时常通过接触一些数学概念而产生其他领域问题的灵感,记得别人提及生物分子结构(蛋白质、DNA)时候提到了动力系统和蔡廷常数,至今记得知道“动力系统”这个概念时候的欣喜。然而大部分概念很难进行深入理解,就算当时明白了,很快也忘了,说白了还是不明白、一知半解。
换句话说,我对“高等”数学教材的期望与基础教育时候的呈现方式一样:缓慢引入符号和概念,解释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现实联系,并增加问题导向;不是“哎呀又多了一个符号/概念,我得掌握它”,而是“对于这个工具/概念,我们怎么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