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楼主的帖子,楼主还是挺有毅力和执行力的,毕竟仅凭爱好就学了不少东西。
感觉专升本对你来说难度没那么大,就是有的时候缺乏方向感。
距离专升本考试还有 91 天,我该何去何从
- 已编辑
不知道你之前是怎么跟 ld 沟通的,我建议约个长一点的时间好好聊一下你的规划(半小时或一小时,一对一聊), ld 综合考虑你的表现与意愿,还有招聘成本,也有可能帮助你。
也不知道你为什么确定能请三个月的长假,然后呢,请完回来继续实习?什么公司能允许实习生这么玩,我持悲观态度,感觉跟你选离职差不多。而且不能转正的话还实习个毛线。
另外根据我曾经在敝校的经验(同校区有个开放学院),问过不少成人自考的学生,都是反馈统招专升本机会少且难,这点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上。还有时间因素,升本成功也得再读两年,考研最少也两年,这个时间跟同等学力考研获得的职业经验相比,哪个更划算。
当然看你已经有选择了,我只是补充一些感觉没体现出你思考的点。
- 已编辑
仅据我个人感受,我是你隔壁市专升本至重邮。从学历提升来看,只能说有用,但不多。
找工作:
我们找工作时,招聘公司都会要看学信网,学信网是能看到你实际的学习年限的,所有有的公司会一样存在歧视,然后听我室友的说法是,本校有的同学能力不如我们这批人,但人家就是随便找,这个也确实没办法。
学校氛围:
这个其实却是改变的很大,也就是周围勤奋的同学变得更多了。大家平时在寝室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自主学习。这个比以前所在学校的氛围确实要改变很多。
听课感受:
可能是本科老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所以压力比较大。并且可能没有专职讲师这类老师(我反正没遇到),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除了个别的我觉得很认真授课以外,其实也是照PPT念。期末的时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复习,以及期末考试的题量很大。还有我们的培养方案里面,安排的大部分都是水课(可能是我有点功利化了吧,但反正这些课上就纯为了过期末考试)。【还有我不理解的是大四上有4门考试课的安排!?】
自我心态:
这方面上看的话,其实在这个阶段,我算是比较自洽了。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自我提升,本就是不停止的,只不过是在不同环境中,你如何做到与其他事物的时间相平衡,没必要急躁,也没必要摆烂,只要你一直往前走,有上进心,道路有很多种,只是你不知道(信息差:你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可能搜索时关键词和筛选时间要很多)。
总之,如果你要参加考试的话,我建议你提前了解某些院校,专升本培养方案,里面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你自己要动态调整学校内课程学习和课外课程学习的时间平衡。
看到本条主题新注册回复一下哈,指点迷津。你这个问题很像我高三在知乎提出的一个问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413307
我就是从转生本过来的安全工作者,别想太多了,专升本应该是一条让你以后选择机会更多的道路。
我从高中就开始喜欢黑客技术,那会也不怎么喜欢学校里面的知识,到高三想努力的时候已经晚了,分数只能上一个大专,但我还是选了一个有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大专学校(全班就我一个毕业后从事安全行业的)。
我当时专科准备毕业也有跟你一样的想法,家里亲戚都劝我直接出去工作了,现在社会有技术就行了。但是我思考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读本科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不顾他们老一辈提的建议,我只遵从我的内心,我就去专升本了(我那会参加全国信息安全技能大赛拿了一等奖保送的)。
本科毕业出来工作后我直接去了安全的厂商,挺喜欢技术的,其实那会凭我本科的学历还可以去甲方,因为那会的安全还不是很多人过来卷。
如今呢,我凭我的专升本和工作经验拿到了大甲方的入场券,有一些互联网甲方不认可专升本,虽然我也是全日制在学校读了5年书,不过没关系,社会的规则就是这样的。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别人在高考的时候比你努力了,那你出来社会就得比别人更努力。
我很记得当时tk教主回复我的一段话:
对能在高考前这点时间把电脑“里面的知识都学透”的人来说,高考可能不太重要。
不过我觉得不太可能用这点时间把电脑“里面的知识都学透”。所以高考比较重要。
建议还是专升本,专升本后有机会继续考研。
我也是升本过来的,家境普通。丑话说前头,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再读两年书的提升和工作两年的经验相比,是需要权衡的。
前几年疫情大环境下,我选择了升本,可能更多,选择更多。
有时候也感慨,如果选择工作两年我的积累也会不差的,当时环境差真的很影响应届生,严重贬值,专科只能贴钱养活自己。
你朋友说的挺好的,现在经济低迷情况下,找到工作就很不错了,不要太乐观。
既然已经做选择,那加油吧,仅有一次的机会把握住,扭转命运,建议考上后直冲研究生,彻底摆脱专科。
- 已编辑
0x0001 本科专科等 title 更多只是在认知层面形成的标签,经济环境走向艰难的时候,光看这个标签其实很难代表啥,即使读到研究生,研究方向在市场需要和做研究需要的国家投入不足情况下,也可能面临失业。
你这个想法是把“经济艰难时所有失业人员”放在了同等位置,我没理解错的话就是“如果终将走向失业那学历 title 不重要”。这是一种谬误,不可否认的是即使读到博士都会失业,但失业的他们真的跟我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吗?好像这里面的变量有点太多了呢。应当需要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形成了竞争,竞争的准入准出机制是怎样的。
现在的游戏规则主要按学历筛选,我的理解是社会的受教育水平依然参差,是有梯度的,而非纯人力的工作却是有门槛的,有一个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更好衡量的能力水平在那里,但大家知道这个能力肯定是越高越好。同时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其实不需要找出所有参与这个能力指标的因子和计算方式,只抽出几个维度就能形成偏序关系。这玩意在机器学习里叫主成分分析,在算法里叫贪心虽然是错的但是跑得比 DP 快,在规划里叫局部最优的费用远低于全局最优。而学历拥有国家级背书,有政府部门参与制定的准入准出标准,于是它就可以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参与计算。
什么时候能不看学历这个标签呢,比如 2077 的某一天大家的学历梯度都打平了,或者不再需要学历这个维度参与计算的指标了,学历这个维度参与计算的能力标准不再是职业的准入门槛了,或者我们更关心你这个人能不能准时上班、按标准工时付出自己的劳动代价,这时候可能就是国家级背书的征信等级反而成了一种标签也说不定(这里的上班只是一个代名词,大家都失业了那就是救济形成竞争,资源形成竞争,脱困机会形成竞争)
楼主这么努力,专升本肯定没问题的
不用想肯定要尝试专升本,不要觉得本科都不够用什么的,那也不能没有,专科更没出路的,更何况还是cs,好好准备升本
- 已编辑
考完了,按预估的分数,没学上了,最差的民办都没有;
数学知识点都看得出来,可惜做题做得少,做的慢,也做不出;太想拿分了,99.9%的备考时间给了数学,导致计算机只剩下一晚上刷卷子,也不知道Office三件套考的知识点这么多。让大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