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更新:
基于本文升级的最新版本指南已经出炉!
敬请关注:0xFFFF 计算机入门专题 | 0xFFFF Wiki
<< 返回全文目录
2020 年 1 月更新:
由于原文很长(将近两万字),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本文已同步到了 0xFFFF 的语雀 Wiki 《CS 专业课内外学习》 中。后续也会在语雀维护与更新。
对应 Wiki 页面链接:https://www.yuque.com/0xffff.one/cs-learning/current-situation
以下为原帖:
计算机入门 Step 1 心态篇
来到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大家常常在不同的角度去阐释相似的建议,常常只是只言片语,这里我也致力于将其中的相似部分提取出来。也可以说是之前的帖子 入门计算机的建议 时隔一年后的升级版本。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认识现状、心态准备、需要把握的事、以及其它相关阅读资源的推荐。
心态决定着我们的行动,这篇文章信息量非常大,阅读、思考和消化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起码几个小时),所以,若你对此感兴趣,也希望你保持足够的耐心将本文阅读下去。
认识现状
中小学在学习目标上的异化
我们知道,学习与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大致上,可以是一个借助前人对世界的理解与自己在外界中的体会把握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外界的力量的辅助。同样面对着现有的知识体系,在小学的时候,认知水平不足,缺乏自我的学习动力,家长与老师是占学习的主导地位的;随着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萌发,个人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外界(家长、老师)对学习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学习也需要从被动地压力下渐渐过渡到自我主导的状态;到了大学,学习的过程也应该完全由自我为主导了。
以上描述的是较为理想的情况,然而现实并不像物理题里小滑块一样一切都那么顺利。实际上,人口在逐年上升,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还在稀缺状态。于是,在资源的分配上,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之下,人们的重心,也不再着力于学生自我的学习和成长,更多的是把人们的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能够量化和比较的指标——“小升初、中考、高考分数”作为了刻意追求的目标,能察觉到此中差异的人,也只有少数。
在目标的异化与人们的刻意追求之下,无形中家长和老师合力承担了其中本该学生承担的一部分成长的责任,如《吾国教育病理》作者郑也夫教授所述:“过度复习是摧毁创造力的利器”,大多数的学生陷入了一种考试驱动的被动学习状态,习惯于在现成的轨道中重复重复,也没有动力去主动思考未来应该要创造什么,这种状态成为了思维定势,直到到高考结束仍然没有转变过来。高考过后,原本简单的“考高分”的目标已经失去,该如何确立下一步的人生方向,如何准备新一轮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学生和家长们也随之陷入迷茫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在专业的咨询群中会出现许多类似“师资如何”,“教学如何”这样的问题,而鲜有其它的类似“图书馆条件如何”这样的提问。
然而,对于大学来说,大学还是那样的大学,它并没有因为参加高考竞赛的人数的增加而有什么大的变化。对于即将面对大学的新生来说,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过去经历的目标异化的教育之下,如何回归学习的本源,与大学应有的准备接轨起来?这里的回归学习本源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成为了面对大学的第一道槛。
能否顺利跨越这一道槛,因人而异。有的人异化的程度很小,可能还没开学就已经迈过去了,有的人可能花了一两个学期的时间才意识到,有的人,直到大学结束都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继续追逐着GPA、竞赛、考/保研、考证等等可以量化和比较的目标,或是把时间交给了游戏、电视剧、睡觉,麻痹着自己,直到要面对社会的时候,迎来当头一棒。
如今大学生的百态,在这篇知乎回答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你可能会有疑惑,大学生如此多样,大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我们面对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大学和中小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宿舍楼、图书馆、教学楼和各个院系的大楼。
它提供幽雅舒适的环境,为深处其中的人们的思考、交流和沉淀提供适宜的空间。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藏书与文献、快捷方便的网络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它招收老师和学生,也为其中学习、工作的人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分配、毕业、升学等等机制。
乏味的介绍就此戛然而止。问题来了,一所大学仅仅就是这些吗?大学与中小学存在差异,差异在哪里?分班和专业?想到身边的老师同学常提到的“学术”,背后冥冥之中似乎藏着一些东西,它究竟是什么呢?一直一来我也有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最近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中发现了我认为是关于大学的十分准确的表述。
在《禅》书的观点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在于一个心灵的世界,它着眼于理性的自身,也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真理”,当人们为了“真理”而投入到求知和探索之中、投入到与他人之间交流、碰撞和沉淀之中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便会出现。物理意义上的大学,也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这个心灵的世界的存在的。
在这样的心灵世界中的大学之下,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和继续奋斗的方向,为之做出努力,便是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使命所在。
由此引出了一个话题,既然人们在大学追求的都是一种心灵的世界,那大学与大学的差异究竟体现在哪里呢?这里我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大学之间的差异所在
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量化的说是具体的资源的多少,在社会中名声的 title 响亮程度(“211”,“985”,“双一流”之类),取得“院士”、“教授”等等 title 的人数的多少,论文数量,影响力的大小之类等等的指标。在面对社会的竞争机制,学校的 title,是一个最低成本的筛选因素,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给你带来的光环,从社会竞争角度而言,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资源优势所在。
正如上一小节所述,大学最最实在的地方,在于给人带来真正的心灵的影响的部分。其它的各种各样的指标,不过是这个最实在的地方在某些固定的体系之下的表现而已。当我们深入到心灵的层次的角度去看,大学的核心的任务都是追求“真理”。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别,更多是在于人们在其中探索自我、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阻力的大小、以及在身边遇到同样在探索着的人们乃至于真正能够指引你的探索的人的概率。对于一名本科生而言,思考的层次并不会太深,图书馆这么多的书一年都看不了几本,又怎么触及到这方面探索的天花板?
(在华师的 0x0001,两年来只借过几十本书,但还是排到了81%之前)
由此来看,除去“社会地位”方面的因素,从一所大学对一名本科阶段的学生思考空间、以及能调动的资源的角度来看,大学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若内心有足够明确的方向,不同的学校对于个人的思考与探索的阻力是非常非常小的。
然而人的视野毕竟有限,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所以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这所大学的人文环境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的多少。这里的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负责教学的老师、还有周围的学术交流与沉淀的氛围。
教学方面,目前的确有一个遗憾的现实。无论在什么大学,能真正精心安排好课程的老师并不是都那么容易遇到。在人与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背景之下,教学的好坏很多时候是缺少即时、客观的反馈的。这方面的利益相关,只有学生本人。缺位之处,也只有学生默默承受。
在学生中的讨论交流的氛围方面,这里也需要有这方面的追求的人带领,在一个强调量化的环境,许多老师和同学为了那些关系到生存的硬性指标的东西已经殚精竭虑,如果不是有着强烈的情怀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做到带领这样的氛围的存在的。于是一年又一年的大学生,继续被社会的浮躁、被资本市场的压力、title 等东西所裹挟。
这些东西也很难由一个在这里生活一两年的学生意识到和改变,同样,即使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因为大三大四,几乎要考虑投身社会或是读研深造,而无力去推动这样的事情的进步。也正如《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张居正的十年首辅生涯,不过只能是把明朝文官体制存在的问题看清楚,而自己在此之后已经无力改变,反而惹得一身骚。一年又一年,学生们前仆后继地进入大学,经历着相似的迷茫。渐渐地,所谓“大学生”的头衔的光环也越来越弱,人们在感慨本科学历的含金量缺失,却又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改善。
大学只有短暂几年,这几年又恰恰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几年,面对问题的存在,期待着环境的改变并不现实,难道我们只能默默用短暂的靑春作为代价去承受教学与交流氛围的缺位?
显然,这么承受,始终都不是一个办法,所以我也在尝试着把我在这几年的挣扎的感悟记录于此,供后人参考,至少希望能让你知道,如今我们身边的“大学”就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的,这是你来到这里面临的第一个暗坑所在。
暗坑虽在,但情况还不算糟糕,目前针对这个问题的确还是有一些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教学水平与交流氛围缺失的解药
刚刚有提到了不同的大学之间存在 title、教学水平、讨论氛围的差异所在,title 的光环这个社会层面的问题,短期内我们只能通过考入拥有更好 title 的学校解决。而其它的自我发展相关的问题,在如今信息高度互联时代,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有对应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的。
在授课资源上,如今的教学正走向一种开放与融合的趋势,能够让差距逐步缩小。正如中国大学MOOC的广告词一般:好的大学,没有围墙。通过 MOOC (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 等方式,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分散在各个大学的优质的课程资源,足够主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是有机会找到更合适的学习资源的,至于如何找到,这里需要的是互相的不断体验和踩坑和积累,为后人留下经验。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台电脑和一条能连通 internet 的网线,缺少的讨论交流氛围,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来弥补,本站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尝试。当然,在线下的条件不缺乏的情况下,有相似兴趣的同学的定期线下交流还是很重要的。
在资源开放与共享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相关专业就厉害了,它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开放协议和开源社区,通过互联网开放的计算机相关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其它任何一个专业都多。
至此,接收最良好的大学计算机教育的障碍,你都找到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只需一一打通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最最关键的还是,保持着一颗独立面对,主动探索的心,追求心中的理性部分的存在。我们个人的心中需要有自我的意识,来到大学,是在“求学”,而不是“等老师求我们学习”。若你有了这样的心态,现实的大学环境的这一点阻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一切的类似于师资、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的占比问题也将只剩下一个遇见的概率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需要清晰地明确一点,一个人的视野始终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只能注意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当一个人主动地去靠近,在周围的圈子的作用下、加之如今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高效,遇见的概率实际上越来越高,从而很快就能形成一个新的圈子,发展到后面,这个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若没有自我的主动,则将会被环境的潜移默化所左右。如今许多“大学”也因为理性探索的气息太弱,在社会浮躁气息裹挟之下,环境也变得不那么纯粹,潜意识给人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
在如此的现实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便推给了来到大学的每一位新成员们。人作为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一开始是难以意识到这一点。当面对大学的种种责任无形中转到了个人身上以后,我们在最初没跨过槛的过程中的迷茫之下,所面对的大学,也如贺利坚老师在《逆袭大学》中的形容一般,就像一滩富有营养、但也危机四伏的“泥淖”。
关于这滩泥淖,贺老师的书讨论了很多,总体来说,自我意识的觉醒,学会独立面对人生之路所遇到的问题,才是其中解药。在独立面对这个主题下,不少前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心得和经验的参考。
上海交大曾经流传过一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的文档(链接附在文末)。可见,即使是在上海交大,依然和我们一样,面临着相似的泥淖,等待体制的改变是漫长的。今年是2019年,距离这份小册子的发表已过去11年,我们仍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大学的阶段仅有短暂几年,等待于我们个人而言并不现实。一生仅此一张的白纸不可随意涂抹,必须慎重地去对待,真正发挥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某种意义上来说,贺老师的博客、《逆袭大学》、Bintou老师的博文、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和我这里关于大学存在的问题的表述,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正如王小波写给柯云路的信一般:近代以来,科学有很大的成就,任何人想要有所创新,总要从学习开始。
王小波致柯云路的一封打印信函
来源微博:https://www.weibo.com/1496070307/I2k49hBHb
知识点组成的巨型网络
大学的学习,需要抱着一种“理性”、抱着对科学知识的虔诚去追求。在大学的开始,若对这个体系有一个基本的印象,能对我们以后的探索之路,带来许多助力。
以我的理解来看,科学知识的存在形态,在于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连接而成的网络。这个面向全人类的知识网络,是在“理性”的框架之下,人们不断探寻着真理的研究与实践之中组成的。它不断地在更新和丰富,其中也蕴含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也为我们对于世界的把握搭建了一个稳定的骨架。如曲卫国老师的文章所述,科学的理论,相当于一副能够助我们自然的眼睛一臂之力的眼镜的存在。
人是一种“碳基生命体”,与计算机这类可以精确地实现“复制”和“粘贴”的“硅基体系”不一样,人的知识的传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最终在脑海中以自己的方式萌发出来。在这个过程,包含着人类共有的知识与每一个人过去的独特经历的碰撞,在这里的碰撞与平衡之中,就存在很多萌发新的想法的可能性,这是人之所以差别于机器的特别之处。
于个人而言,人的生命有限,人类的个体的认知始终是局限的,正如庄子所说“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每个人只能是在自己的角度去认知事物,而不可能掌握一切的知识。
于世界而言,人类通过分工合作,聚集与沉淀的知识,搭起了认识整个世界的框架,这个圆圈的模型可以让你对其中人类的知识与分工有一个感性的把握。
原图很长很长,详情 点击链接查看
以科学为主题的全人类的知识体系,也是在专注着的人与人之间互相的碰撞与融合而成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只要好好拥抱每一天的生活,以自己各自的角度去做到最好,即可丰富其中联系,对人类整体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把握添砖加瓦。若条件允许,有动力的情况下,你还可以去参与挑战更为深度的部分,乃至于突破人类现有科学知识的边界,这就是硕士、博士的存在。
由于协作的关系,在知识体系中,也需要有特定的领域的分工,产生各种各样的专业、学位等等,如中小学各个科目的教师的存在一样。其中的复杂,我们可以通过标准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 13745-2009》有一个大致了解。
每一个领域,都是一个繁杂的体系,我们不可能做到凭一己之力就能把握整个知识体系。所以需要有对应领域的前人,带我们理清某些方面的迷障。
除了在前沿探索着的人,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做着支持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工作者,致力于更好地保存学术探索的成果,方便大家的检索,这是图书馆员的存在;其中有一部分工作者,它致力于理清现有的知识的结构,设计出适合该领域的入门路径,这是教师的存在。即使是在支持方面的工作上,要能做好,其中也会有许多学问所在,于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图书馆学专业)。所谓大学之大,也是如此。
当某些领域方向的实践足够成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以后,也就有了一个“专业方向”,得到了一个类似“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的专业名字。大学某一个专业和其背后培养体系,也是在这巨型的知识网络中,为你选取和规定了一部分必须完成的知识的目标,一系列的目标集合起来,便是类似“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等的学位。
所谓的大学专业和学位,仅仅是大致界定的方向与目标而已。名字与概念,在这里的作用,只是用来认识和准确把握某些事物的工具与侧重点。真正需要关注的,而是应该这些名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习的方向。知识工作者们构筑的是同一个知识网络,其中的基本的方法是相似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专业的名字而产生什么隔阂或偏见,有时候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的不同的表述,最终指向的,仍然是同一个东西。
进入了大学的世界,我们需要破除那些对于类似“人工智能”的名头的局限,着眼于你脑海中的知识网络的发展。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借助于一些明确的培养计划之类的资料,对于专业涉及到的那部分知识网络、必须完成的目标,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同时也给自己一些探索的方向。
对于计算机相关的领域,我们大概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我们该如何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近在咫尺的,便是我们面对的专业培养方案,其中有对于课程、学习节奏的设定,通过它你可以大致对各个学期需要修的课程,以及整个知识网络的大致构成有一个把握。更具体的介绍,可以参考贺老师的《逆袭大学》中关于培养方案的章节。
如今网上也有计算机相关课程在线课程的一些学习路径的展示,如网易云课堂的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它的设置,与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实则大同小异,结合一起来看,对于建立一个大体认识也是有帮助的。需要留意的是,培养方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若想在这方面有更深层次的造诣,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达到。
若对这方面仍有疑惑,你还可以参考 ACM/IEEE-CS 的会议报告《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规范 2013》。这一份正是世界各地顶级计算机学者们经过思考、讨论与权衡后所界定的大致范围和学习目标。通过它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标准的计算机专业设置上,对自身需要达到的能力的目标与要求的预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心态的准备
上一节“认识现状”基本将我们大学在学习方面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勾勒了出来。这一小节,主要也是聊聊这里你需要做好的心态方面的准备。其中的核心在于,保持一种对理性、科学知识的虔诚,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具体来说,大致是下面的几个注意的地方。
逐渐适应独立面对的状态
开头有说过,学习与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其他人都无法代替你的成长。世界并不是理想的小滑块,你所面对的,可能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和能力去为你化解这些事情,帮你背负成长的责任。独立面对,去适应当下的环境,解决自己的问题,争取让你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也是你在当下的唯一选择。
在独立面对的原则下,在日常的活动中,给自己留下专注与思考的空间,把握好自我与外界接触的平衡,也变得重要了起来。现实并不是完美的,我们在探索这个不完美世界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迫不得已要花时间做的事情,正如《上海交大学生生存手册》举的例子:效率低下的课、毫无组织的集体活动、难以推脱的临时工作等等。若没有对自我的把握,则可能会人云亦云,陷入其中,难以脱身。
对未知的领域始终保持信心
在独立面对的过程中,把握了当下的自我,在实践的探索中,你可能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存在如视频播放一般的进度条一般的固定轨道。此时在面对某个新的术语时候,有可能会陷入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之中,诸如“这个好难啊,我肯定不懂”。前面有提到,知识是一个个点组成的网络,学习的过程,也是在脑海里构建出这样的知识网络的过程。不明白一个东西时候,仅仅是这方面的知识还未反映至你的大脑中而已,并没有什么好惧怕的。对未知存在恐惧是人的本能,消除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便是——增加信息量。
在面对某个未曾接触的事物,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前辈的只言片语。实际上,我们下意识也常因只言片语而在内心断定了全部,直到很久以后才反应过来。曾经我在图书馆的阅读马拉松活动偶然得到过一张卡片,上面是老舍的《四世同堂》中的一段话。
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
好与不好,并没有那么简单的原则可以判断,也因为下意识的恐惧造成的断定,而让我们拒绝了许多东西,否定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小学时我们便学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可惜的是,如今仍然还继续犯着类似的错误。
在计算机领域,WWW网络与开源社区,也正是给了这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强大底气,理论上来说,我们不应该失去信心的。
关于这个话题的更多信息,在 Bintou 老师的帖子 “你是否需要做学霸?” 已经有很详细的讨论。
应对信息爆炸
目前人类知识的庞大体系,不是你我可以穷尽的。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侯捷老师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弱水三千,读取一瓢,并且安心好好地饮这一瓢”,接受自己在很多方面无知的事实,放下穷尽所有信息的执念和焦虑,把手上的事情一点点做好,自己一点点成长起来就好。这一点也如胡适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虽说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但在如今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四处充斥着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有时候你很难判断舀起来的那一瓢是否值得安心地好好饮下去。这时候就尤其需要这样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这些能力统称起来,被前人命名为“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本应是一种从小到大应当培养的基本能力,对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然而,小学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学校常常会因为一些缘故被换成自习或文化课,不知道在各种教育资源的竞争压力下,又有多少同学掌握了这门课程本该传达的技能?
甚至大学对标的培养信息技术老师的专业,给人的感觉也总是“学校打杂”,连老师和同学也是如此认同,于是也感受不到这样的气息和使命感的存在了,此乃信息技术普及领域的一大悲哀。
在大学,在学术界,特别是计算机类的专业,我们尤其需要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编程生涯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有许许多多的前辈其实已经踩过你现在正在踩的坑,并且留下了记录。这些记录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它们,这样的意识和技巧综合起来,着实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所体现出来的,也正是“信息素养”。
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总带着一些理性的气息,寻找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信息的技巧也是如此。同样有所沉淀,网上已有大量这方面的教程和课程。
总结与沉淀的意识
日常的学习与交流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总是零零散散的,人的大脑的瞬时记忆并不稳定,唯有沉淀下来,反复消化后才可能被未来所用。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会想当然地觉得自己明白一个东西,很容易陷入一种知识错觉和能力错觉之中,乃至于掉进眼高手低的怪圈。勿以浮沙筑高台,此时的想当然,便是其中的浮沙。
为了真正地消化知识,用自己的话语去尝试发自内心地表达出来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在总结、沉淀、尝试表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表达的质量,不知不觉就可能会把涉及到的一个个概念都梳理一遍,知道自己对这个事物的认知与它的本来面貌的差异,并尝试去填补,从而减少很多想当然的情况。
类似的过程也有一个名字:“费曼学习法”。
多多交流
在知识的巨网的探索中,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差异,对于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角,互相之间知识的碰撞,常常可以为你脑海中知识的网络添加不同维度的更加完善的联系,乃至于打破思维定势,获得更全面完善的理解。
除了碰撞之外,如上一节说的,沉淀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交流过后通过笔记总结,以博文、帖子等等方式实现沉淀,便于未来的回顾。其中,通过邮件和BBS帖子的交流,是一种非常尊重互相的时间、也能让交流得以沉淀的方式。
告别了中小学的统一时间以后,每一个人的时间安排都不一样。有条件的话,参加或组织一些固定主题的定期线下沙龙,在准备内容和聚在一起聆听内容分享的过程中,互相锻炼表达能力,实现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的更多元的知识碰撞,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例如,图灵班)
需要把握的事
上面说了很多,总体比较务虚。最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保持思考,让灵魂走上探索的道路。为了保持这样探索,有些事情是可以落实起来的,这里也列举一些我能想到的部分。
注意:这里没有提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大量阅读
深圳宝安中心区图书馆的一面墙上有这么一句话。
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不要害怕深度阅读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可能靠着自己就能完全把握这个世界,通过读书的方式,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想法,在心灵中经历一些现实生活没有条件去经历的事,也是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必经之路。
此时我想到了胡适的一句话: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我们每一个人也像是一个金字塔一般,有对世界的大体把握,也有塔尖的那一个独特部分。要把握灵魂的金字塔底部的对世界的基本的认识、寻找属于自己的塔尖部分,也是离不开阅读的。
阅读无处不在,学校的图书馆有着大量的书籍资源,和舒适的阅读环境。除此以外,如今的电子阅读也非常发达,通过Kindle、微信读书等APP同样可以实现。
学校图书馆在行使着倡导大家阅读的职能。华师图书馆近几年都在举办“阅读马拉松”等活动,具体可以关注“喜阅华师”微信公众号了解;南京大学与超星公司联合推出了一个 “悦读经典计划” 专题网站,其中就精选了许多可以是刷新你的认知的经典作品;港中大的图书馆有个 好书角 的专题推介。等等等等。高质量书籍很多很多,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找一本入手即可。
氛围比较好的高校,基本上都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有所投入,有意识地去挖掘各个大学的图书馆的官网,说不定可以遇到许多让你惊喜的东西,这并没有什么硬性的门槛,也和你高考考多少分一点关系都没有,毕竟,“好的大学,没有围墙”。
当然,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可以是比较好的博客文章,微信公众号,过去的黑客在网上留下的文档等等。只要有一个追求真理的内心,慢慢地就能聚集一批适合你的信息源,陪伴你的成长。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阅读并不是一定要每一本书都咬文嚼字,把每一个点都捋得清清楚楚,读一本书正如经历着一场旅行。刚来到一个陌生之地,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关注起这个地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很多时候知道有它的存在就够了。在不断地漂泊中在某个地方落脚下来,慢慢地越走越熟悉,此时的细节才会慢慢地在你的大脑中反映出来。值得关注的,也正是那些能与你有所共鸣的地方。在不经意间领略过之后,未来也许在某个契机,你想起了过去看到的某本书也有这样的表述,再回头翻翻,意外地产生了新的共鸣,这便是阅读给未来带来的许多不经意的惊喜瞬间。
关于阅读的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 已经有清晰的阐述,推荐一读~
走在课程前面
相信你对“预习”这两个字并不陌生,在这里,相比于中小学,大学学习对“预习”的要求也更高了一个层次。在过去有老师手把手教,“预习”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到了大学绝对是需要上升到主旋律的地位的,下面我来讨论一下为什么。
首先,目前许多课程与教材本身是存在滞后的情况。在非 top 的大学专业,有很大一部分课程的教学并未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且在如今缺失的学习氛围、在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压力之下、在对绩点等外在指标的刻意追求之下,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几乎压缩到了最低的限度。这种情况甚至拖住了课程更新的脚步,拖住了老师的热情与精力,加剧了这种滞后的现状(比如说某些课程的课件甚至停留在了2006年)。于是产生了许多平庸甚至水水的课程,把学习的节奏完全交给它被动地驱动显然是非常不靠谱。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不存在一棒子打死的问题,而是需要你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不要混淆宏观的比例与个例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那么一无是处,目前的教学也在往翻转课堂的方向改革,老师渐渐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角色,安排学生先在课下通过各种材料学习,在约定时间的课上互相交流与碰撞。这与“预习”的要求也是殊途同归的。走在前沿的课程自然也是有价值,但既然是改革,便涉及到众多的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全达到。所以,目前来说,即使是在课程往逐步革新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之下,依然还会有许许多多低效的传统课堂存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低效呢?让我们认清传统的课堂的本质。它大致是一个信息单向传递与传递的信息在学生的脑海中加工的过程。类似于一个通信模型,在《通信原理》课程中可以了解到,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包括 信源→发送编码过程→传输介质→接收解码过程→信宿。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抽象下来也是类似这样的一个模型。
加点图片,让它更具体一些(图源《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讲稿):
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建立在一些过去的一些相似经历的基础上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打通,都可能会把整个过程变成“鸡同鸭讲”、“跨服聊天”。
大学理工科课程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术语,每一个术语都是丰富的内涵的浓缩。人不可能一下接收太大的信息量,一些浓缩得厉害的高阶的概念是需要一些前置的基础来表达。可以这么理解:随着课程的进行,授课老师的 Encoding 与你的 Decoding 的模型也是在不断地高速更新。一旦没跟上这个节奏,就会失去了许多共同的语言,结果导致后期的难以理解,努力变成了无用功。
让我们把目光从一对一的交流之中走出来,在传统的课堂上课,类似于一个一对 n 发散的通信模型。从刚刚的描述中我们知道,一对一的交流都需要满足这么多个环节,也就是说存在许多让交流出现问题的因素。在一对多的交之中,这样的问题就更严重了,面对人与人之间认知的不同,一门课程只能从参与者的不同认知的交集的角度去设计和限制,总会有一部分人当前的认知的基础是被迫放弃的。
优秀的老师可以把这种一个老师对 n 个学生的树状结构优化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这个优化的过程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根据具体的知识点去设计的。中小学的知识尚不能完全把握,对于大学理工科专业课程的巨大信息量来说挑战更为巨大,加上如今高校老师们主业(KPI)在于科研,能有动力讲课、并且能把一门课讲得好的老师并不多。
一对n交流低效的这种现象在小学到高中其实一直存在。只是因为升学压力,人们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补习的缘故,大部分人是习惯了反反复复地被动去接受某个东西,把这种被动的大量输入也当作了理所当然。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许多人在目标异化以后,眼睛已被成绩和排名的前与后所蒙蔽,而不去思考背后是为什么。
面对成长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大的认知差异,中小学时期的做法是强调集体主义,统一行动,企图拉平学生的认知差异,极端情况则类似衡水模式的军事化管理。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学生强行拉平了,好教,但人毕竟还是人,再怎么军事化,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机器。许多人也是在压抑着自我的存在的情况下读书,当考试过去,就什么都忘了。大学作为一个自我探寻的空间,更不可能再做到拉平,强行的集体主义,带来的效果也是昙花一现。
说了这么多,这里主要也是聊的是老师与学生传达信息的大致模型与可靠性,显然这里的结果是不尽人意的。要能在传统课堂里有所收获,必须保证自己的 Decoding 过程能与老师的要求接轨,在课上极短时间内就能 get 到老师想表达 的东西,提前预习也是唯一的一条路。这条路走到极致,便是所谓“翻转课堂”,将信息传递的过程交给课外,课内则专注于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营造更高质量的交流与思考。这个过程学生是完完全全发自内心地去进步,避免了基础不一的差异,也压根不存在需要统一行动抹平个体差异这样的需求了。
“翻转课堂”的模式,在现今信息时代,是非常好做到的。特别是计算机这个如此开放的研究领域。各种书籍、网络文章、视频材料等可以跨越时空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的信息源。(比如说,各大网站的MOOC、还有 bilibili 上发表或转载的许多的课程视频,更进一步,还有 YouTube 和 WikiPedia )。完全没有老一辈所担忧的缺乏学习材料的问题(当你拥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谭浩强 C++ 入门书这种信息匮乏时期的产物就已经可以见鬼去了)。
讨论了传统课堂的缺点和预习加成下的翻转课堂的形式。现在我把目光转向另一个角度,谈谈预习带来的好处。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个字:回想。
关于回想,我也多次回想起《通信原理》课上老师分享的,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的一段话,关于人生遇到的一个个点之间的连接。
乔布斯说:你展望人生的时候,不可能把这些点连起来;只有当你回顾人生的时候,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所以你必须有信心,相信这些点总会以某种方式,对你的未来产生影响。
人类就是这样的一个后知后觉的动物,即使我现在写下这么多,许多东西还需要你自己体会,便是如此。
关于回想这个话题,有许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不稳定的工作记忆和持久的长期记忆,以目前的研究结论来看,它们存在一个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的过程,便是,我们平时应该有听说过的,间隔重复理论(也许你可以叫它”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理论“)。对于某一个记忆片段反复进行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激活的过程,可以逐步将它从工作记忆转移至长期记忆,已存在长期记忆的部分则会不断巩固,抵挡遗忘的进程。(基于这个理论,有一个记忆辅助工具 Anki,推荐一试)
人类作为”碳基生物“,大脑与计算机存在着本质区别。曾经在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看到过一段十分精确的表述,可以说与间隔重复是互相呼应的。
如书中所说,生物记忆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对记忆内容的每次回忆都会重新启动巩固记忆。突触与突触间的联系,也正像是这一个个点之间的联系。通过不断地调动,实现建立、完善。由此可见,更好地学习,需要我们尽早对于要学习的知识在脑海里建立印象,建立了印象,以后的学习都是一个基于长期记忆的回忆过程,巩固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强势地预习,走在课程前面,乃摆脱泥淖的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经过刚才的讨论,可以总结出未来学习该有的状态:让课程成为你的其中一个信息源和激发你的回忆、思考、交流的平台。既然是一个平台,自然有它的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对于对你自身的助力的角度而言,平台的大小并不会阻碍你的探索之路。正如之前@wzpan 师兄分享的 Derek Sivers 的一句话:Do not accept their speed limit.
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你可能会意识到,预习不仅仅是课前花几分钟看看课本那么轻松。没错,这里的预习,至少需要做到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对这一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脑海里建立一个基本的 Overview;第二个目标则是,穷尽你的能力,获得与课程相关的话题的信息,尽可能弄懂这个知识点,并且记录下你的疑问。做到这两点以后,到了课程约定的时间,与老师和同学的互相交流碰撞,听老师表达观点、阐述你的想法、提出你的疑问,与其他人的认识一起,迸发出更加深入或有趣的想法和联系。课程就不会再是单调的一个老师 -> n个学生的低速率高丢包的通信过程了。
实现这个目标,做到预习,对于计算机的同学来说,资源的获取是非常容易的。最好在学某一门课程之前,事先通过详细调查,把握一个大体脉络,让你在大学有限的时间利用得更有价值一些。若对与自己的操作还是迷茫,相信求助老师和身边的前辈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训练信息素养
资源获取容易,但如何利用好它们,如何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从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信息爆炸的荆棘中劈出一条路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候将涉及到现代社会大众的基本能力——信息素养。前文聊了很多信息爆炸的应对思想,信息素养强调的则是如何驾驭信息。
图书馆作为负责理性知识归档、梳理的后备角色,对此也是有很深入的研究,也有设计相关的系统的课程。关键字是:”信息检索“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武汉大学黄如花老师的《信息检索》的课程了,目前这门MOOC刚刚开课不久,值得一报。
站长所在的华南师范大学,也有一门这样的课,名为《信息检索与利用》。
另外推荐一个清华图书馆员常薇老师开的微信公众号【我查查看】和知乎专栏,其中有整理许多相关的文章。
搜索引擎的选取,日常网络资源挖掘等领域,有一个值得推荐的网站,上面聚合了不少不错的搜索引擎:虫部落快搜
重视英语环境的适应
英语在计算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机发源于美国,语言源自于英文,最基础的语言和字符也在 ASCII 码表之中定义。那些在计算机领域有所沉淀的东西,某些领域更好的教材,课程,技术大会演讲,某些领域的开山鼻祖前辈的个人网站等,基本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存在。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的计算机水平是落后国外较多的,许多较好的资料只提供了英文版。克服了英语这一关,你才能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资料,才能更好地看英语教材,听英语专业课,以及进行国际交流。
鉴于大家过去的高强度英语”学习“留下的阴影,推荐贺老师这篇的这篇文章。
回到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话题上。说学英语没有用的人,我不想再浪费热情写些什么了。身处在这个发展最为迅速、交流最为广泛、国际化最为迫切的重要学科与行业,如果还在这么认为,也算是“无畏”的勇士了。在编程中声称看不懂英文错误提示的同学,我和他一起看时,很多人惊奇地发现,原来耐住性子是可以看懂的。遇到不认识的词,蒙一蒙,基本靠谱;有些词,用在线词典查一下,意思很明确;省事的办法,直接用搜索引擎搜,错误的解释是能对应上的。原来看不懂的原因非常简单,是没有看!没有看的原因不是看不懂,而只是觉得看不懂!潜意识中有个名叫“看不懂”的小人,就这样吓唬住了十八、九的大姑娘、小伙子!
别把英语当作什么非常恐怖的东西,作为交流的工具,最最重要的目的是尽快发挥其交流的作用,而不是去研究茴香豆的n种写法,那种难也正是因为关注点偏离了语言的本来作用。在初高中词汇基础的浸泡之下,借助于翻译工具,如 @LittleboyHarry 所说:你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去畏惧阅读英语了。
其实很容易开始,有意识地看英文书(如 Think C,各类文档教材),各种语言和框架的文档,提炼英文关键字搜索技术问题,用起 StackOverflow 和 Github, Linux 命令行, BBC 6 minutes English, medium, Quora, 还有各种英语练习的 APP 等等都是不错的环境。
折腾起来
折腾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一个在不熟悉的领域之中干某些事情的过程。这样的事情常带有探索与钻研的性质,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带来的往往也是不确定的结果。
抽象的概括背后往往掩盖了不少具体的事情,若没有这样的背景,可能难以体会这背后代表的活动。所以我这里也随意列举一些我想到的自己折腾的例子:尝试在虚拟机里安装 Windows,搞 Adobe 全家桶,捣鼓 Excel,装 Linux,在 Linux 中安装主题、浏览器、用 wine 运行 QQ,在服务器中部署网站,科学用网,捣鼓自己的博客和编程环境,还有本站前段时间在尝试的从本地搭建的 lnmp 迁移到 Traefik 反向代理,后端用 Docker 容器部署,尝试加入HTTP/2,CDN 去优化通信效率,配置中文搜索等等等等......
折腾的结果不确定,可能达不到你的预期目标,看似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实际上它给你的回报存在于方方面面,你的人生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事实也是,未来有很多事情不一定会按照你想象中那样进行,折腾便是一个不断检验自己和完善自我对世界认知的过程。前面很大的篇幅其实都讲到了自我驱动的学习的重要性。相比于在已知的体系下按部就班的学习,折腾往往会给你带来许多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乃至于发现已知体系的滞后之处,不被它的一些东西所局限,实现真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更多关于折腾的重要性,推荐阅读此文:
聊过折腾的重要性的问题,接下来也聊聊怎么做。折腾,并不是为了折腾本身而折腾,而是一种刻在脑海里的意识,不针对具体的事物。折腾精神要求人们保持住自己对未知的好奇心,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轻易放弃、或不屈服于现有的解决方案,找到更优解。
比如说,你手上收集了一系列的数据,需要排序,直观地说,你可以把这些数据放在 Excel,用它的排序功能。若你有大批量的数据,或是你对 Python 感兴趣,你也许会想”我可以用 Python 实现这个需求吗?“,”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实现呢?“等想法。即便你对 Python 不了解,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你去搜索文档,然后逐步了解 Python 的输入输出,list 数据结构,和它提供的 sort() 方法。然后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这是比较顺利的情况,对于一些少有人触碰的问题,常遇到绞尽脑汁到最后还走不通的情况,在尝试的过程中,你可能接触了许多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工具、文档,这样内心驱动下获得的知识,是只属于你的宝贵财富。
探索未知,也就意味着弯路的存在,一个人的折腾是辛苦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大学可支配的时间是比不上中小学生的。若能聚集一群相同爱好的人,日常互相交流在各自领域的折腾,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的情况下收获得更多。这便是最为朴素的开源社区的存在。
如今开源的理念也已深入至商业,如今大厂的商业模式已从卖软件转向了卖服务,技术从各自封闭走向开源协同,与竞争对手的壁垒也从注重处处保密的信息封闭走向了争夺更深一层次突破的赛道上。在带来更大财富的同时,对于技术领域的探索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技术领域的探索之路,从折腾开始,一开始的话可以折腾什么呢?
首先值得我们关注的,当然还是 Linux 操作系统和它涉及到的体系。到目前为止,Linux 几乎统治了云计算的领域,以 Kubernetes + Docker 代表的容器技术遍地开花,各种后台应用也基本上在 Linux 之下运行。Microsoft 也注意到了拉拢 Linux 开发者带来的商业价值,甚至把 .NET Core,MSSQL Server 产品也移植到了 Linux 之下,搞出了在 Windows 之下支持 Linux 系统调用的 WSL 乃至于直接运行 Linux 内核的 WSL 2。
Linux 以 Unix 操作系统为原型而创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Linux 只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在目前 Linux 内核驱动之下的许多体系里,有许多用于 Unix 的必要的自由软件工具是由 GNU 工程创造的,它承载着许多 GNU 的自由软件理想。只是,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纯粹,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达到 GNU 工程之中的人们所想象的那种自由,具体可以关注这些链接,了解GNU在其中的贡献。
我们仰望星空,但也要脚踏实地。在掺杂着利益的世界中爬行的同时,试着创造更多高质量的自由软件,向这样的自由靠拢,可以说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在 Linux 内核之下,配合众多的软件,形成了一个真正可以投入使用的操作系统。这样的一个集合又叫 Linux 发行版。对于入门的新手来说,第一要务不是折腾各种具体的细节,而是通过对 Linux 的使用,对 Linux,GNU 工程的软件、X Window 等体系有一个大体认识。鉴于此,Ubuntu 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它解决了许多让人痛苦的问题,也适合作为通用的日常编程开发的环境。关于 Ubuntu 的安装过程,这里我在 Step 2 具体介绍。
Linux 为代表的体系下,绝大多数的程序都是开源的,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直接研究其内部的工作原理,乃至于开发自己想要的功能,把你的修改分享给别人。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也是因为它就是这样的因折腾而起的世界,是你在计算机领域折腾的可靠基础,在这其上,你可以安心去折腾你喜欢的编程语言,工具等等。这对于了解计算机的方方面面有着非常巨大的好处。
作为站长,我平时折腾的最多的,最为熟悉的领域也是 Web 了,这同样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接触到一个 Web 系统的方方面面,不限于 Web 前端,网络协议,后台 Web 服务器、数据库,Linux 运维以及各种云计算相关的技术,其中当然也涉及到各种编程语言,是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你还可以认识到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接触到更多技术领域有所追求的黑客们。若你对网站折腾感兴趣,一开始可以考虑 Hexo, WordPress, Typecho 等工具,Step 5 会介绍博客的搭建。
一些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存在的闭源软件,也存在着很多折腾的价值,重点不仅仅在会用它们,在于它所代表的工作模式。比如说 MS Office 的 Word, Excel, PowerPoint, Outlook 等套件,Adobe 系列的各种软件,AutoDesk 系列等等,比如说了解各种 Excel 函数,写 VBA 实现文档处理自动化,P图,做动画,软件原型设计等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能折腾的东西很多很多,只要保持住那一颗好奇与探索之心,行动起来,无论在哪儿折腾,世界都会是开阔的。
学会在计算机角度的提问
在计算机世界的折腾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障碍阻碍着我们。遇到问题,自然是需要向外界求助寻求更多有用的信息辅助问题的解决。好奇心是人的本能,问问题也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问出一个大家乐意帮助的问题,还是需要有一些技巧的。
这里所关注的提问属于一种知识的碰撞,面对同样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你是一个独特的视角的存在。作为回答者,更关注的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视角给ta带来的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一些以前未曾注意过的角度。
由此,从知识的碰撞的角度出发,提问前应尝试尽你的力量去从你的角度查找相关的资料,尝试自己解决。在提问中,尽可能地描述出问题的同时,也应当表现出你的信心和思考,还有你为此做过的努力,这样其他人才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只在问题之中强调自己”啥也不懂的小白“会让人失去回答你的兴趣。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理解负责,大学已不再是小学到高中的家庭单位的竞争之下的被动学习。”这道题我看不懂啊“之类的抱怨并不会对解决你的疑问产生任何作用。
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已经有人总结得很完善,这里只作蜻蜓点水,具体的操作指南,可以参考以下帖子:
其中,《提问的智慧》这篇指南对于这方面的提问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总结与建议,可以说是提问前必读的一篇文章。
表达能力的培养
接受和理解一个东西,到能表达一个东西,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的。尝试表达出来的过程,也是一个要求自己更充分地理解一个事物的过程。
虽然说如今短视频十分发达。但阅读效率高,能长时间沉淀和快速搜索的载体,目前还只有文字与图片的形式,为了思想的连续,练习写作也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写作,并不要求说像过去学语文那样的做作地表达,大多数时候只需要简单地针对某些知识或踩坑的经历的总结即可,偶尔灵感来了可以用上一些简单的文学的方法作为修饰就差不多了。这种写作一般称为”古典风格“。
关于古典风格的写作,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科普作家史蒂夫·平克写过一本写作指导书,名为《风格感觉》,这本书里对这种风格有一个极其精准的论断: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中。
这个过程,也正是花时间把思维网完善,抓住某个主题形成句法树,然后表达成词语串的过程。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慢慢地你对于某个事物的认知会更加完善,给你带来更多的力量。
当然,这里的表达不仅仅是写作,某个主题的分享,演讲等等,其中的思路也是类似的。我们可以试着总结一些主题,从小组内的分享开始,锻练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辅助表达的工具有很多,例如以 Xmind 为代表的脑图工具,演讲与分享最常用的 PowerPoint 为代表的幻灯片工具,辅助组织文字的 Markdown 语法,更强大的 LaTeX,MS Word 等等,若你仔细研究其中的设计细节,你可能会发现,其中无处不在体现出这种表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树状结构。某种意义上,可能和我们的大脑的神经元和突触的模型是相似的吧。
更多阅读资源推荐
计算机的路很长,也不仅仅局限于本文,在如今充斥着信息垃圾的互联网上,挖到有用信息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在这里也列举一些我近年来读过的,认为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书籍和课程,推荐给你。
轮子哥 vczh 的入门建议:
来自 @Bintou 老师:
贺利坚老师 @sxhelijian 在 CSDN 开设了一个 ”IT学子成长指导“ 专栏,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真知灼见,在这个专栏中发展出了一本书《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目前已经在 CSDN 公开,可直接在线阅读。
至此,Step 1 到此结束,在鹅厂实习的间隙,断断续续也写了两个多月,未来我会继续抽空更新 Step 2 到 Step 5 的内容,之后的环节偏实用化,所以无论是文章篇幅还是更新周期都会短一些。
这篇东西很长,一下完全理解我想表达的东西,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我本人对于它的预期也很简单:若你看了这些文字,还有链接的阅读材料,能开始思考你自身以及周围环境,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放下那些浮躁的眼高手低,迈出通往计算机世界的第一步,那它的价值就是无上的了。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目前的认知下对于大学计算机入门心态的总结,权当抛砖引玉,更多的东西还需要你在不断地阅读和折腾中去发掘。
最后,希望这篇呕心沥血两月的脑洞沉淀,能为你接下来的思考带来一些帮助。欢迎在楼下提出你的疑问和想法,目前表达的文字方面还有些粗糙,所以我会持续跟进调整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