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来临的华师大一计算机方向的新生们,你们觉得有什么必看或不错的图书值得推荐?

可以是通俗易懂的零基础一门编程语言入门图书、可以是一本类似《信息简史》视野宏大的信息科普书、也可以是谈谈人生方向选择的鸡汤书……

希望能让新生们专业劝留、帮助他们解开大学生活神秘面纱、为日后学习打好基础

推荐些不那么技术向的,视野最好不要只在技术领域,大一有时间就多读读~

《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 - 贺利坚
大学新生心态调整相关的指南。当下的大学其实并不完美,伴随着许多的迷茫。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应尽快从高考的惯性中摆脱出来,踏踏实实地面对接下来的一切。这本书也是从一个大学老师的角度出发,与众多大学生的交流中所沉淀下的独立面对的经验,作者贺老师也很有意思。(这个我也推了很多次了)

《乡土中国》 - 费孝通
一本描述中国农村社会形态的文集,在简单朴实又不失犀利的文字中认识中国社会的特点,比如说文字与语言、宗族体系、婚姻与家庭结构、为何重男轻女等等,过去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都在书中找到了共鸣。

《黑客与画家》 - Paul Graham
关于“黑客”、编程语言、设计、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等思考等文集,推荐一读。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 罗伯特·M·波西格
作者以游记和“肖陶扩”的形式,在旅行中与大自然接触、整理思绪、探寻生命的意义。
做好一件事情的动力,在于一颗平静的内心,伴随着其中难以言说的“良质”。

《Unix 编程艺术》 - Eric S·Raymond
开源运动领袖人物之一 Eric S·Raymond 写的一本书,简称 TAOUP,关于 Unix 文化、软件设计原则。计算机世界自始至终都伴随着 Unix 世界的理念与思想,相信不能错过。

居然没人说 CSAPP ,学完语言之后看 CSAPP 可以对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

7 个月 后

Jevon 感觉这本书内容很多很细,很容易看完就忘记了,请问你是怎么学习的

    luo_ 这本书我是高中的时候看的,所以当时就当做科普书来看了😂,后面学计网的时候感觉就会有个宏观的概念,学起来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不同的帖子见到站长推荐《乡土中国》这本书,很好奇他@0x0001 到底有什么感想。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我也想了解现在的中国农村,但是我认为这本1940年代的著作对我帮助很小。看《乡土中国》完全只能是算看历史书。可是它并不是历史书的写法,说白了,技术性很强,并不容易读。豆瓣评价也只有4万多人,可见评分很高,读者却少。于是,我很好奇,为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看呢?我看到豆瓣的一个评论,比较认可。

    嘿嘿,其实我就读不下去。期待站长的书评。更加期待,有一本写于21世纪的《城乡中国》,可惜,这几十年估计是看不到了。

      Bintou 大概和个人的生活所在圈层有关。虽然说这本书出版于 1948 年,直到现在农村其实还有非常浓厚的这种痕迹,虽说近几十年来几代人在逐步摆脱,但几百年来的宗族思想、文化与逻辑的缺失、人的圈子的“差序格局”等依然十分浓厚。这本书的重点也是尝试用理性的文字去描述和构造这样的现象,通过抽象出概念的方式,辅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些共同之处。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讲,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可能算是从一个垂直的角度接触过中国的各种不同圈层。我自己本身也是农村出身,机缘巧合初高中在当时韶关最好的学校上学,接触的大多是小城市和县城生活的同学;大一时候在网络中心兼职,接触了更多不同家境、不同性格、不同认知水平的老师和学生;大二时候参加了三下乡,去梅州兴宁罗浮镇待了十天,那边绝大部分都是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乡的初中生,与我家乡非常类似;再到后面在鹅厂实习与工作接触了更多较为精英的人群。一路过来某种割裂的感觉十分强烈,一直很难想通,后来再看这本书才有了一点把握。最近在看广金的黄灯老师写的《我的二本学生》,对这种割裂现状也是非常有共鸣。

      这种不同圈层的割裂,大概得在真正的农村生活底层开始,接触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圈层过后,才能从感性的角度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把握吧。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其实很难去想象生活在农村的人们的生活日常、普遍的认知水平、家长制观念与当下的理性世界的冲突等等。老师您可能也正好在另外一个圈层,所以会有很多不太理解的点,但又困于缺少合适的书本去描述。包括我接触的不少鹅厂员工,许多都有些困于某些精致的抽象概念、数据表象、互联网的各种职场“方法论”中,看不到某种中国更普遍的社会现状(或许也能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鹅厂为什么最早造出了微视,但后面不重视被抖音赶超,最后不得不靠微信视频号强行去尝试扳回)。

      我不遗余力地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看,其实也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多感受一下当下社会的某种认知鸿沟,这也是我们学CS乃至于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中较为缺乏的部分;学生们普遍习惯了高考的惯性,且这种惯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容易沉迷在既定的升学、进大厂、考教师等路线之中越走越窄;但其实社会之中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在什么学术顶端去挤破头脑。

      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感受一下 CNNIC 历年来的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尤其是 “网民学历结构”,第一次看的时候这夸张程度可以说有点颠覆我过去的认知(以第 47 次的报告来看,我们有 9.89 亿的网民,但本科以上不到 10%,更不要说有 title 的名校;再看华师,所谓 211 梯队学校也不过如此,可谓堪忧)。

      尽管如此还是有 4.16 亿的非网民,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文化程度、信息技术技能的限制:

      话转回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某种,抛掉某些灌输的抽象概念、从最本质的现实模式去逐步往上层去抽象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也解开了我从小到大在数学学习的困惑,我过去十分排斥那种基于纯抽象概念之上去训练、建立直觉的学习模式,在这里也终于完全化解。(比如说我重修两年的高数、安全学的数论群论、算法、SICP 等等;现在我面临的困难是难挤出大块时间,其他的障碍基本统统打破了)

      书评的话,或许找个时间再重读然后详细展开一下。另外我认为在现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要想了解现在的农村或城市的现状,不一定都要停留再书本抽象的概括,类似现在国内不同风格的短视频 / 长视频平台(尤其是快手、抖音、Bilibili / 西瓜视频)就已记录得挺好,无需亲自下场就能有所感受。文字的表达有所门槛,而视频带来的面对面的效果也正是乡土社会最大的需求(参考书中第一章"文字下乡"),自然对应的人群也能覆盖到。

      4 个月 后
      8 个月 后

      justwe 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
      这本书作为CS的入门书再合适不过了。

      这本书挺好的,比较直观,但是刚开始看着书中稍微的复杂电路就有点点劝退了,不过读下来收获确实大

      想介绍的是这本书《吴军数学通识讲义》,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推荐,其中第五章介绍了无穷量的来源以及应用,通俗的讲解了微积分的ϵΔ\epsilon 、\Delta...,第九章介绍了线性代数,对于大一刚开始学习线性代数而感到困难或者迷茫的同学极有帮助,它不死板,很适合拓宽知识面,了解点数学公式、定理方面的来源也是一种乐趣,我认为它很适合作为大一新生的读物。我在高考暑假后阅读了他写的《数学之美》,能够吸收的内容不多,还没学到那么深 🤣

      Bintou 这个太需要数学基本功了,至少一半都是在推导公式。不过能看完,走一遍,肯定会对发展有极大帮助的🙂

      就我看过的来说,我推荐《编程珠玑》和《重构》以及《软件大全》
      编程珠玑中讲的,我觉得更类似于一种极限编程,书的作者是真的想要把编程当作一种工具,并且他也提供了很多种思路。很有借鉴意义。
      重构这本书,我觉得首先得有一点点编程基本功哈,然后就将例子都跑一遍就行了,日后就当作一本参考工具书就行了。我现在实习也是随身携带着这本书呢。
      软件大全这本书已经绝版了,但没想到因缘巧合我淘到了一本,太多了,我没看完,不过我觉得对初学者是真不错的书籍。

      © 2018-2025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