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获知及确立的三大目标:考研、比赛、做项目
读研率并不乐观,更多取决于在哪个学院, 10% ~ 50% 范围内波动。当同学们得知读研率普遍在 10% ~ 20% 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对自我的疑问,(在还没下定决心之前几乎都)不觉得自己可以是足够优秀的一员。这或许是“怂”的一种表现?
可是啊,对一个学校来说,这三大最功利的目标都做不好,何谈其他不功利的百年育人呢?拿什么基础来育人啊。
我发现很奇怪的,大家认为打比赛做项目是急功近利,认为学到很牛的程度才可以参加,然后不太情愿去建立资源培养传承,可是自己的学生收获了什么呢?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在确立了他的职业或学术生涯的第一个目标前,一定是经过衡量的,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达成这个目标后能做什么。那他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应该去学什么呢?学核心能力当然好啊,但学到什么程度呢?接下来学什么呢?没人引导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四年很快就过了,到时候简历一片空白大家都不好看。
比赛就很有意思。在我毕业前,我直接或间接也组织过三次 ACM 新生赛了,题目也很简单,有些就是作业题的程度,有些则需要你去主动学习某种知识再回来才会做。不适合的,已经被残酷地筛选过一次了,你看大家都能做出两三题,而你连签到题提交几十次都做不出来,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劝退。随着竞赛级别的提高,校内赛,省赛,区域赛,这种劝退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不努力学习(算法知识)你根本没法同台竞技,也变相给了学生一个目标,你要打区域赛拿牌?可以啊,要学什么算法都告诉你了,这么明确的目标能不能做到?还不能,那你就是没有坚持的人,没有坚持的人不打比赛也学不到多少东西。
如果你高中打过 OI ,又没能进省队,来到了华师,我还是建议继续学算法,打比赛,因为有基础,学习速度比 80% 一张白纸的同龄人要快得多,你有足够的精力、机会去分心去试错。试完了发现还是没有合适的,你还可以选择回来做一名算法工程师。
打比赛 !== 死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