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Bintou 推荐了华师毕业论文 LaTeX 模板 SCNUThesis

SCNUThesis 是我在读研期间做的一个项目,目的是提供一套符合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的 LaTeX 模板。这个模板也被 广东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等高校借鉴,而衍生出了其他高校的版本。

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这个项目的 owner 并不是我的个人账户 wzpan ,而是 scnu 组织。关于这个组织的来源,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在 3 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开始踏入社会。在工作的同时,也会经常收到很多 SCNUThesis 的用户反馈,渐渐地我感觉到个人时间非常有限,没办法继续维护 SCNUThesis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把 SCNUThesis 转手给后续的师弟师妹们。

一个直接的方案就是将它迁移到组织,大家一起来维护。所以我到 Github 上搜索 “scnu”,遗憾地发现已经有人注册了这个账号。 不过,在认真阅读了 Github 的 账户名占用政策 后,我惊喜地发现:只要某个账户是一个僵尸账户,那么这个账户是可以被申诉回来的。

Account names may not be inactively held for future use. GitHub account name squatting is prohibited. Inactive accounts may be renamed or removed by GitHub staff at their discretion. Keep in mind that not all activity on GitHub is publicly visible. Staff will not remove or rename any active account.

而这个 scnu 账户正好就是一个僵尸账户,完全没有任何活动!于是我立马给 Github 发了封邮件要求释放这个组织。过了不久我就收到了 Github 的回复:

有了这个组织后,我将 SCNUThesis 迁移到了 scnu 组织里头,另外还将 leolin 的 SCNUOJ 也 fork 了进来。

不过,遗憾地是,SCNUThesis 并没有非常持续地得到维护。主要的原因有几个:

  1. 宣传问题。知道 SCNUThesis 、LaTeX 和 scnu 组织的人太少。SCNUThesis 在我读研那几年的用户数是最多的,我们整个实验室都是用 SCNUThesis 来排版论文的,用过的都说好。但后面用的人就屈指可数了。而 scnu 组织的成员更是少的可怜,只有 5 个人。

  1. LaTeX 毕竟太小众,学习门槛也高,大多数人在了解到它的爽快之前就被复杂的语法劝退了。

现在有了 0xffff 论坛,也刚好遇到这个契机,我也开始思考 scnu 这个组织是否还有进一步的利用价值。

利用 Github 组织把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合在一起是一个很酷的方式。这里我也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在今年上半年我把我的一个个人项目 digdang-robot 也从个人迁移到了 dingdang-robot 组织,而这个项目依然非常保持着活力,目前组织里的 dingdang-robot 的 star 数已经达到了 600 多个,不久的将来超过我的个人账户下的那个仓库的 1.4k 个是可以预见的。

像这样的技术组织,我加入了非常多个:

那么,scnu 能不能也像这些组织一样,发挥更多价值呢?比如:

  • 把大家的开源项目和论文成果聚到一起,多提交可复现的成果,这对提升我们的学校的技术、学术影响力是很有帮助的;
  • 在上面发起项目,一同开发;
  • 把在校和毕业的校友都聚到一起,利用 issue 进行交流。

你是否能想到什么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你也希望加入 scnu 组织,可以在下面留言,将你的 github 账户名告诉我。我将给你发送邀请链接。

    可能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需要排版文章的情况不是很多,所以 LaTeX 也不怎么受关注,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基于 LaTeX 做一个实验报告和作业的模板?

      wzpan 我也来凑下热闹吧!说不定可以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我的ID是:zgq354

        那我也来凑个热闹吧?

        KayeJin 拜托师兄了

          wzpan 围观大佬,凑个热闹一起搞事情
          我的ID是Karl-Han
          谢谢师兄了

            你们尽管留言,晚上统一处理?

            不一定能做什么贡献的也能凑个热闹吗??
            ID: ToverPomelo

              4 天 后

              竟然看到了活的作者,我想说说这个论文模板。

              我今年本科毕业时也考虑过用这个模板排版的,但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太懒了,毕设又是那种包含 Web 前后端的题目,断续搞了好久一直没搞完,论文就一直拖到最后用了三天两个通宵赶出来。如果有一个从 md 导入的脚本就好了,因为 md 易写易维护,无论是写完贴 docx (我一个生科院朋友就是这么干的)还是贴到 LaTeX 或 reStructured 都是极好的,最理想的就是 md 刷刷刷写完,然后排版通通交给 LaTeX ,舒服。

              另一个比较主要的问题是导师不方便给建议,总不能直接扔给导师一个 LaTeX 工程吧,于是只能转 doc(x) 或者 pdf ,前者网上有一些讨论比如这个帖子,但效果都不是很好,而生成 pdf 的话导师很可能没有合适的软件做批注。浪费双方时间是我当时最顾虑的一个点。

              而除了毕设以外的论文,似乎也没有太大用模板的必要啦,课外/科研项目的话通常都会搞成团队合作(本科生通病,不知道研究生会不会这样),你写一章我写一章,最后安排一个人调格式,大家再修修补补一番,万事大吉233。

              所以你看,人懒+对接麻烦+协作不占优最终导致了这个优秀的模板被埋没(雾),非常建议以后的维护者可以多做点提升效率的小工具(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导入 md ),或者看有没有前端er可以做个教程站,这样应该就能推广起来了。

                hsxfjames 可以用 pandoc 将 markdown 转成 LaTeX。而 SCNUThesis 本身是不打算兼容 markdown 格式的。因为 markdown 为了高可阅读性简化了非常多的排版指令,是达不到 LaTeX 那样的灵活的。

                  wzpan
                  不是直接 md 转 tex 啦,一般来说一个 LaTeX 模板它的格式和排版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内容的变化会多一点。我没实际用过这个论文模板,我举另一个例子,我们 acm 校赛出纸质版印刷题目是有 LaTeX 模板的, acm 的题目结构很固定,可以分为七块,题目+环境限制+描述+输入+输出+输入示例+输出示例,我们对于一个题目只要有固定的 1 + 7 个 .tex 文件就可以组合起来,一整套题就是一个封面+若干个题目文件夹。

                  如果从 md 中导入的话,我可以规定一级标题是题目,后六者用二级标题区分,而正文(即非标题)、列表、图片都可以直接对应到 tex 里面去,那么我就可以直接根据规定好的这个 schema 去解析 md 文件,生成相应的 .tex 文件。我的想法就是用 md 相对简单、高可阅读的语法去划分每一块内容,从而把这一块块的内容导入进模板里面编译,而不是说用如此简单的语法去做到 LaTeX 这样复杂的排版效果。

                  论文也是这样的,封面+中英摘要+目录+各章节+引用+致谢等,整个组织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有这么个建议。

                    hsxfjames 像论文这种格式复杂的排版,用markdown是不太可行的。比如单纯插图而言,LaTeX 的 figure 环境支持插多个子图,并且给每个子图都生成 caption,而 markdown 是做不到的。

                    还有表格,LaTeX支持各种复杂的跨行、跨列等表格排版,markdown就只能很简单的纯单元格排版了。

                    要满足足够灵活的论文撰写,除非对markdown做更多的扩充,让它能应对和表达更复杂的排版,否则还是免不了要自己写LaTeX,这又达不到简化的目的了。而经过扩充后的 markdown ,本质上只是 LaTeX混杂Markdown的一套新方言,还不如直接学 LaTeX。

                    关于简化+生成LaTeX,我也做过尝试,不过不是在论文上,而是更结构化的简历上。本质上就是把简历的每一个信息抽成YAML里的一个字段,再从YAML生成LaTeX再生成简历。为此我专门写了一个可视化的简历编辑器。你可以关注这个项目:https://github.com/wzpan/LiveCV

                    这个简历生成系统支持继承和定制渲染器,支持动态拉取Github贡献数据加进简历中(为此我设计了 $star 和 $fork 两个宏)。还借鉴了Git的钩子思想,可以写钩子在渲染的各个阶段定制流程,通过钩子的灵活应用,可以弥补YAML过于简单的问题。

                    项目的一个 prototype 在这里可以预览(PC端体验最佳):http://livecv.hahack.com:8021/

                    论文比起简历,灵活性要求高太多,所以我并不认为能用这个方式。

                    这个organization收萌新吗,如果收的话求师兄拉一下~
                    sjl623

                    © 2018-2025 0xFFFF